沭阳美术馆:纯粹的色彩共鸣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沭阳美术馆:纯粹的色彩共鸣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沭阳美术馆:纯粹的色彩共鸣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沭阳美术馆:纯粹的色彩共鸣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编辑:李敏 |

2020.07.21 19:11

沿街透视 ©赵强项目地点 中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设计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面积 10475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14年11月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该项目所在地沭阳有着很浓厚的书法艺术传统。受沭阳当地文化气质的启发,沭阳美术馆的设计初衷是通过当代建筑语言表达传统东方人文意境。

远景鸟瞰 ©赵强项目基地在沭阳南部新城一块新开辟的地块上,规划道路已经把地块一一切分好。地块周边是广袤的苏北平原,没有任何地形起伏变化、或是历史留存的建筑肌理文脉。在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外在约束的用地情境下,设计需内向探索,寻求一些能够满足初衷的动力因素。

近景鸟瞰 ©赵强对于沭阳美术馆而言,形式感是相对次要的,它首先应该是一处能够使人们静下心来的场所。中国文人向来追求“不为形拘,不为物役”。我们认为,对于这座建筑来说,它本身应作为背景,让书法作品成为主角。在这样的设计前提下,建筑的形式、空间、色彩都尽可能做到化繁为简。

夜景鸟瞰 ©赵强首先,我们以“乱石铺街”的书法构图意趣来构成建筑的总体关系。从这一构图出发,形成基本的展厅体量,而展厅之间则自然形成了窄巷、开敞庭院等趣味空间。再通过对这些体量的尺度推敲,实现其与传统的共鸣。

图底分析 ©UAD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铺地小花岗岩 ©赵强体量推敲促成了平面序列的趣味表达,观众可以在观展过程中经历丰富的空间节奏变化。串联的独立展厅体量,每个展厅内部均是无柱空间,方便布展使用;展厅和展厅之间的空隙,能够引入外部的景观和自然光。

无柱展厅 ©赵强弧形光井 ©赵强总平面图 ©UAD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书法作品最基本的要素是黑白关系以及红章的点缀,我们在设计中萃取了其最基本的黑白红三种颜色,以实现纯粹、抽象的色彩共鸣。

模型图 ©UAD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该建筑沿街最大的展厅为红色体量,它是主入口的标志性形象。设计采用红砖材质,并在上角部做了弧面削切处理,强调其标志性。这一弧形切角使用了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同时呈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意象。

主入口透视 ©赵强削切弧面与砖肌理 ©赵强黑色体量的墙面十分光洁,宛若墨块或巨石,虽为深色,在光照下却呈现出微妙的光影变化;白色体量的墙面则呈粗粝质感,宛若宣纸的触感,与黑色光洁墙面形成对比。

墨色墙面 ©赵强黑白体量及沿街水面 ©赵强次入口 ©赵强在我们的设计理念中,白色代表着与清风、白云相关的轻盈意象,而黑色则具有扎根于土地之中的、庄重的意味。映射到该建筑设计中,美术馆所有的白色体量均是悬浮离地的,而黑色体量底部均有弧形的侧脚。

效果图 ©UAD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白窄巷 ©赵强建筑沿街面设有一直延续到主入口的水面,参观者入馆前需先穿过一座平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具有仪式性的空间处理手法,将美术馆与外界环境脱离,让人们在入馆前迅速静下心来,以更好地关注书法作品。

入口水景 ©赵强入口空间 ©赵强白色墙面 ©赵强在景观铺地和屋顶花园的设计中,我们以流云和笔墨为意象构成该建筑中的书法线条,再通过一些形体掏挖操作,塑造建筑的灰空间,实现内外空间的流动性。

屋顶花园及水墨铺地 ©赵强屋顶花园及室内灰空间 ©赵强由灰空间步入屋顶花园 ©赵强

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UAD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层平面图 ©UAD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二层平面图 ©UAD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层平面图 ©UAD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剖面图 ©UAD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沭阳美术馆

项目地点:中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学院路与南湖南路交叉口

项目类型:美术馆

建成时间:2014年11月

项目面积:10475平方米

设计范围: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景观

建筑设计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师:董丹申

设计团队成员:陈建、倪剑、蔡弋

摄影师:赵强

版权声明:本文由UAD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 相关推荐

用禁止下载的软件教你如何禁止电脑下载、如何禁止下载软件
人参果是什么样的
🎯 bt365手机版

人参果是什么样的

📅 07-22 👀 9886
辛有志个人简历(辛有志个人简历及照片)
🎯 365bet线上平台

辛有志个人简历(辛有志个人简历及照片)

📅 07-02 👀 8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