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韩信受胯下之辱,那么当韩信衣锦归乡后,那人怎样了呢?

世人皆知韩信受胯下之辱,那么当韩信衣锦归乡后,那人怎样了呢?

韩信,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他不仅在军事上成就斐然,被后世尊为“兵仙”“神帅”,还曾留下《韩信兵法》三篇,足以彰显其过人的智慧与才略。直到今天,韩信的故事仍广为流传。然而,当人们提起他时,最先想到的往往不是他的赫赫战功,而是那段屈辱的往事——“胯下之辱”。在任何时代,这样的经历都难以被轻描淡写。但更令人好奇的是,当韩信功成名就之后,那位曾经羞辱过他的屠户又有怎样的结局?韩信最终的做法,也让世人叹服不已。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司马迁详细记载了这件事。当年淮阴城中,有一名年轻的屠户当众侮辱韩信,说:“你虽身材高大,常佩刀剑,其实只是个胆小鬼。”随即又激将道:“你若真有胆量,就用刀刺我;若是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沉默片刻,只是仔细打量了他一眼,最终俯身钻了过去。全市人见状哄然大笑,觉得韩信懦弱胆怯,不配佩刀带剑。

事实上,韩信出身贫寒,年轻时既没有仕途上的机缘,也无从经商谋生,日常生活多靠他人接济。久而久之,乡里人普遍对他不以为然,甚至颇有轻视。后来南昌亭长见韩信仪表不凡,举止间也不同寻常,便觉得此人将来定有大作为,常常邀请韩信到家中吃饭。可是久而久之,亭长的妻子对此产生反感,甚至在韩信上门时故意提前吃完饭以示不满。韩信自知惹人嫌弃,便愤然不再登门。

展开全文

正因如此,韩信常常被人看不起。那位屠户的侮辱,更是将韩信推到众人讥笑的风口浪尖。对于屠户为何羞辱韩信,史书并无定论,民间却流传多种说法。有的说屠户看中了韩信的佩剑,以此刁难;有的说韩信因贫困偷肉被抓,只能忍辱求饶;还有一种说法更具人情味,称韩信为照顾恩人漂母赊肉,却遭拒绝,只能忍受屈辱。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韩信此举并非懦弱,而是不得已为之。

这段经历对韩信打击极大,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从那以后,他不愿再浑浑噩噩度日,而是立志要出人头地。于是他先投奔项梁、项羽,但因往事和处境,始终未被重用。后来他转投刘邦,起初也未受赏识,仅被任命为管粮官吏。直到韩信与萧何有一次深谈,才真正让其才华被识破。萧何极力推荐,韩信逐渐进入刘邦的核心圈子,最终被委以重任,屡出奇谋,助刘邦在楚汉争霸中战胜项羽。西汉建立后,韩信被封为楚王,定都下邳,连故乡也归入其辖地。

当韩信衣锦还乡,许多人心中惴惴不安,尤其是那位曾侮辱过他的屠户,更是害怕遭到报复。但出人意料的是,韩信不仅没有报复,反而奖赏了曾经接济过他的漂母千金,以报答恩德。而对屠户,他更是宽宏大度,不但未加惩处,反而将其召入王宫,任命为护军卫,让其生活优渥。韩信对此解释说:“当年我并非惧怕他,而是若真杀了他,我便没有今日的成就了。”他的回答,既表明了胸怀,也透出了非凡的远见。

韩信的选择,赢得了后人无数赞叹。世人普遍认为,正是这份忍辱负重与胸怀大度,成就了他非凡的一生。至于“对”还是“不对”,或许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若无当年的隐忍,便无日后的“兵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推荐

提高左脚射门技巧的训练方法(精准度与力量的提升)
梵蒂冈博物馆附近的就餐场所
🎯 365bet线上平台

梵蒂冈博物馆附近的就餐场所

📅 09-14 👀 5989
古代盖一栋楼需要多久?
🎯 365邮箱验证

古代盖一栋楼需要多久?

📅 07-20 👀 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