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来表示,该图中利用KVL定律来分析,得R1 上之压降为1V,而R2 上的压降为10V,因此获得A 点对地压降为0V,虽然压降为0V,但是因为没有直接接地,1虚接地电路
所以不能视同接地,只能给予一个名称即“虚接地”。以
OPA来说,其输入端亦有类似情况,如图2 所示,为OPA 的等效电路,由OPA 的理想特性可知Avo =∞,Vi = Vo / Avo = Vo / ∞ = 0,即+ = Vi ,又OPA 的Ri = ∞,使得流入OPA输入端的电流为0,即Ii = 0,所以Vi+ 与Vi 并没有短路,由此可知OPA的输入端,亦有虚接地的情况,但是并非所有OPA的应用电路,都可使用虚接地的观念来分析。在一般实用上,只要输出端有零件与反相输入端连接,且输出电压未达饱合的电路设计,均适合使用虚接地的观念来分析电路。
图
2 OPA 虚接地等效电路
运算放大器的虚接地
运放虚地的概念,可由图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