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长大的我们,为何又“不想长大”丨沪小康×600号心灵列车

已经长大的我们,为何又“不想长大”丨沪小康×600号心灵列车

原创 沪小康 沪小康

为什么幸福的青鸟,

要飞得那么高。

为什么苹果和拥抱,

都可能是毒药。

……

我不想、我不想、

不想长大。

长大后……

世界就没童话。

小小你怎么了……你为什么突然开始唱《不想长大》了?

就让我一个人独自忧伤吧……

曾经年少无知的我,竟不知道长大后是如此迷茫和不安……

看来平时大大咧咧的小小,也有情感细腻的一面呀!

让我们跟着心灵列车一探她的心中秘境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想长大”是一种常见心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它命名为

“约拿情结”

↓ 点击卡片,了解啥是“约拿情结”↓

·

·

·

·动思维、链反应与毛毛虫效应

人为什么害怕长大?

因为长大,意味着改变。

当我们在舒适圈呆久了,这个圈子就会相对显得“安全”,我们理所当然不想面临“危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和朋友的聊天话题越来越多围绕着长大。

迷茫与焦虑占据大部分的情绪,以前的盼望成了如今的压力之源,以前释放天性的恣意也变得不得不掩藏。

因为长大,发现过去的自己那么糟糕和愚蠢,害怕从内在被摧毁。

尽管从现实角度上讲,“眼不见为净”有好处,但它也阻碍了自我实现。

恐惧背后是一种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

迷茫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

少做“思想者”,多做“行动者”。

人类的迷茫和恐惧,常常来自于“想得太多”“思虑过重”。

有人说:“一次的行动胜于百遍的胡思乱想,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我们总是喜欢为很多没有发生的事情苦恼,其实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难易,而在于能否抓住契机,立即行动。

有时你会看到,用身体行动来带动大脑,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保持谦逊的态度,多读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大家可以发现,那些睿智、有作为的人,边界清晰且宽广。因为他们懂很多东西,这些学到的知识就像能量一样填充在身体里,变得温柔而坚定。

遇到困难和痛苦的时候,会自然而然起到“保护罩”的作用。读书就像和智者在聊天,从知识中,我们摄取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启示。

还记得《东京物语》的片段吗?

相随一辈子的妻子去世,老爷子走到户外,一天地的白日太阳,一世界的生生不息。他站在一块可以俯瞰大海和市区的平地上,用家常的语调说了句:

“黎明真美丽。”

这就是人生,不因恐惧而停止步伐

所以,用我们最美好的心态,面对改变、挫折和失败。

就像金庸先生说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医学顾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乔颖(主任医师)

配图来源:摄图网、影片《东京物语》

封图素材来源:Freepik

阅读原文

🎀 相关推荐

伤不起,为什么木门制作周期这么长?
🎯 365邮箱验证

伤不起,为什么木门制作周期这么长?

📅 08-02 👀 6711
指尖相触,恋恋不舍【日语】
🎯 bt365手机版

指尖相触,恋恋不舍【日语】

📅 07-08 👀 7499
世俱杯夺冠赔率:大巴黎压皇马 欧洲球队揽前4
🎯 bt365手机版

世俱杯夺冠赔率:大巴黎压皇马 欧洲球队揽前4

📅 09-29 👀 3817